ESG是下一個風口? 我參加聯合國課程的心得整理,以航運業為例

 最近企業都強調為ESG的企業,ESG的主要為三個部分

根據鄧白氏解釋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是一種新型態評估企業的數據與指標,ESG代表的是企業社會責任,許多企業或投資人會將ESG評分,視為評估一間企業是否永續經營重要的指標及投資決策。

 

首先介紹我最喜歡的一個名詞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顧名思義為企業可永續發展的能力,除了獲利,若企業造成環境汙染,造成環境的反撲(天災或人禍),而造成供應鏈中斷,後果也是很嚴重的。 

 

從我的國外業務職涯中,也可察覺這些趨勢,例如客戶針對出貨外箱,探究是否可為可回收周轉的物流箱;企業綠電佔工廠用電的百分比;可回收包材比率,都可預見為未來產業的下一個常態。

 

在物流運輸業,船舶管理與航行也和可持續性相關,此篇就我參加聯合國Energy Efficiency ship operation 的課程心得整理。

 



當企業安排發貨與海運公司承攬時,其契約要求承運人的基本義務為

1. 承運人必須以與發貨時相同的狀態交付貨物,也就是說其貨物應盡量不可毀損

2. 承運人有提供適合此航線的船舶

3. 承運人不可無理由下偏離航道

4. 承運人可合理的調度船隻,已完成交貨任務

 

一般合約型式有

1.提貨單(Bill of Lading)

2.租船合同(Charter party)

3.運輸合同(Contract of Afreightment)

 

租船合同可分以下

1. 航次包船:包航次的運輸合同。

2. 定期租船:船舶由船東配員和經營,在規定的期限內租給承租人。

3. 租船或光船租賃:租船人完全控制一艘船,就好像它是他/她自己的船一樣;處理所有船舶方面的問題,例如人員配備和維護

4. 承運合同:

 這是船東同意在規定時間內將規定數量的貨物從一個港口運往另一個港口的合同。主要適用於散裝貨物,往往設置時間較長。

 

 

船隻減速節能,每減速1%,可結少油耗量2%,優點是除了慢速行駛減少油耗,也有成本效益;但同時行駛慢,必須派遣更多船隻來滿足貨量需求,因此,此須整體的技術評估。

 

業界常談的JIT(Just in time)也可應用在船隻管理上,由於船隻也需靠岸休息,通常都需很久時間,如果可以減少靠岸時間,增加船隻海上行駛的時間,就可維持慢速行駛和節能的效果,另船公司投資新技術如精確定位等,也可讓行駛更節能有效率。

 

然而改產業之關係,企業只求以最低的運輸成本以完成交貨,對於投資新技術和慢速行駛而增加成本之事,並無興趣和動力,因此需要相關組織來推動並提供獎勵和激勵措施來鼓勵企業做運輸節能優化。

 

另一影響船隻在船隻效能為載貨產能,船隻的吃水深度可表示其載貨能力,在吃水量不變的情況下,滿船載貨、未滿船&空船的每貨物單位成本是不一樣的,我們當然希望船隻可吃水多&滿載貨,以提升效益

 

以上只是舉例ESG可應用在各個產業上,ESG目前評估是個風口,任何職涯的可以與ESG做連結,我們可以是想如何在目前的職業衍伸ESG,說不定未來有新的職業選項出現,你就是不二人選。


如果肯定我的努力,請幫我追蹤臉書粉專,請按此

 

留言

Most Popular articule